“单亲留守儿童”教育案例

近年来,我国经济迅速发展,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,很多学生家长都外出打工或在外经商,因此出现了大量“留守学生”。结果表明:有很多的“留守学生”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,学习成绩、纪律表现普遍较差,“留守学生”的教育问题,是一个值得学校、家庭和社会关注的问题,现就我对一名单亲留守女生的教育谈谈我的做法,供大家参考:

案例事件:学生刘燕,女,十岁。父母离异后双双外出他乡打工。她归父亲抚养,父亲远离他乡,只好把她交与在农贸市场卖菜的爷爷奶奶管教,爷爷文化不高,奶奶目不识丁。这孩子聪明伶俐,有一定的接受能力,在我一年级刚带上她的时候,因父母都在身边,她还蛮可爱的,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小学生!可就在她上二年级时,她父母因故离婚,母亲去了广东打工,父亲则去了本市的一个小县城开了一个小型企业,于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就落在了身体不甚健康的爷爷奶奶身上。这个女孩的变化是可想而知的,她一下子就像换了个人似的,迟到早退,上课走神,目光呆滞,作业潦草不按时交,甚至不做。情绪低落,不再像以前那样喜笑颜开,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和同学快乐玩耍。变得自卑、缺乏良好的竞争意识,对什么都显得没有热情,参与意识淡漠,厌学;不合群,平时沉默寡言,独来独往,经受不住挫折,稍有委屈就哭。这个孩子身上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,我通过观察、家访、交谈,发现她这怪僻的性格主要有两方面原因:一是爷爷奶奶的溺爱,迁就,缺少家庭教育;二是补偿式的父爱,每次父亲回来就是给她生活费及零花钱,对于她物质上的要求尽全力满足,但对于学习基本不提,品德教育从不过问。三是学习疏于监督,养成了随心所欲,无所谓的习惯。

一天早上,早自习都快下了,她才到校,又没有写作业,而且是三科作业都没有写,不仅如此她还表现的满不在乎,我气极了,就让她给她爸爸打电话,可打不通,又给她奶奶打,还是打不通。我很生气,就严厉的批评了她,让她回去请她爷爷过来,可她说她爷爷腿脚又病不方便行走,她奶奶又卧病在床,无奈之及,我只好让她回到教室。她趴在桌子上伤心地哭起来,双肩剧烈地抖动着。看着她那般模样,我的心里一阵酸楚。唉,可怜的孩子,老师明白你的苦楚,谁让你遇到这么不负责任的家长呢?可你自己也得好好学习呀!我让她于当天抽时间空堂来办公室补完作业。之后她还是如此,作业常常都是第二天到学校后我或是组长监督补写。后来她还戴上了眼镜,看着个子不甚高大的她,眼睛上还挂着个眼镜,常常失神落魄的样子,我时时有种揪心般的疼痛。

案例对策:(一)、与其父亲多联系、沟通,正确对待孩子,帮助家长走出爱的误区。通过电话与她的父亲进行沟通,让他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问题的严重性,在孩子犯错的时候,应当让他接受正确的批评,让他认识到错误,鼓励他改正。让家长明白:钱不能弥补子孩子对亲情的需求,无条件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,会让孩子滋生好逸恶劳、铺张浪费的坏习惯;做家长的更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,并对孩子取得的每一点微小进步及时肯定,这样才能让孩子感到父亲对自己学习的关心;家长更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。现在她父亲虽然还远在外县,可每隔两三天总会抽出时间来,给女儿打电话,了解女儿的学习及生活,同女儿沟通交流;过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打来一次电话,了解女儿在学校的表现。

(二)、帮助孩子纠正观念、树立自信,融入集体,找到和同龄人交往的乐趣。十岁左右的孩子,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,外界的批评和表扬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情绪行为。为了让她对学习重新产生兴趣,在学习、各种竞争、人际交往中树立起信心,我采取了以下做法:

(1)给予真爱,晓之以理。

    真心实意地走进她的心灵,从心灵上关心她的的健康成长,在生活中给予她妈妈般的爱,弥补她因为缺少父母关爱的缺陷,驱除她由于父母不在而积压在心头的阴影。在她犯错误时,及时对其进行帮助教育,心对心、面对面的对她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帮助她学会做人,学会生活,学会求知,学会追求。

(2)拒绝训斥,力行宽容教育。

    在她上课不认真听讲,作业不按时完成,书写潦草,丢三落四,迟到早退,纪律松散的情况下,对其尽量减少训斥,力争能抽出时间和她谈心交流沟通,必要的时候可以宽容她,或将作业量和难度降低。对她多一些鼓励,少一些批评。

(3)、发现闪光点,尝试成功教育。

    为使她摆脱自卑心理,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,我除对她进行心理疏导、真诚的帮助和关心以外,还为她提供尝试成功的喜悦。鉴于她在劳动中表现积极,我就及时捕捉到她的这一亮点,让她负责本组的卫生,她还真不负厚望,他们那组的地面特别干净。我就对她大加表扬。同学们也向她投去赞赏的目光。在大家的赞许声中,她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。

在她走出自我否定的低谷、找到自信后,我立即把她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,告诉她:你现在要以学习为主,夯实基础知识,掌握基本技能,将来才能迎接人才竞争的挑战。从此她的学习还真有了进步。

案例点评:在留守儿童中,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情感孤寂。留守儿童远离父母,缺乏良好的倾述对象,受到委屈无处倾述,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上难以得到父母的引导和帮助,在情感上也得不到足够的关心。单亲家庭中,子女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,容易产生一些问题:一是家庭没有称职监护人或根本无监护人,学校、家庭无法沟通,学生厌学情绪日趋严重,直接造成学生成绩不断下降,二是任性、倔强、忧郁多疑,逆反心理重,常有违规、违纪、违法现象;性格孤僻,多以自我为中心,很少考虑他人,合作意识差,合作能力低;三是不讲文明、上进心较差,缺乏集体荣誉感,道德品行较差;四是学习成绩低下、家庭作业普遍完成较差,学习缺乏自觉性和刻苦钻研精神,缺乏主动性、积极性。无组织,无纪律,自控能力差,常迟到,说谎话,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,缺乏上进心,对集体漠不关心。
    而刘燕的年龄处于十岁左右,其家庭恰好处于无教育和监管能力家庭的单亲留守家庭,况且他的爸爸还不在身边。从刘燕转变的事实,由此得出:孩子的心理成长同父母的生活密切相关的,缺少父母的爱,缺少他人的关心和重视势必会对孩子带来创伤。

她的变化是令人欣喜的,上课能发言了,数学作业正确率高了,单词听写能过关了、作文水平提高了,课间能快乐地与同学们游戏了…… 渐渐地她的成绩也上升了,在本次中期考试中,她由原来八十人的班级倒数升到了六十多名,尽管她这个成绩在一般人眼中微不足道,但对于她来说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,她的父亲对此一再在电话里表示对老师们付出的感谢;同时我更欣慰她在性格上的极大转变,在学校组织的踢毽子、跳绳比赛活动中,她名列前茅!为班级也为自己争得了荣誉。

对于单亲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,需要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共同努力,共同关注,给予他们关心,给予他们真爱,可要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如何面对留守的问题,还得提高留守学生自身的情商问题。可如何着力提高留守学生的情商,让他们主动从容的适应留守生活呢?这是我现在感到比较困惑的问题,期待同行的帮助,有待进一步的感悟。

个人小传:李红,女,大专文凭,喜爱文学音乐。从事教育工作以来,一直本着“为人师表,教书育人”的理念,勤奋敬业,与人为善,关爱学生,时时处处用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》严格要求自己。所带班级班风正,学风浓。力争在以后的工作中,虚心好学,躬耕不止,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再创佳绩!

作者:秋风红叶
推荐动态
我要捐赠

支持您喜欢
的公益项目

您的每一份支持,都能帮助更多人改善困境,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!

我要捐赠

查询我的
捐赠记录

查询我的捐赠

扫码关注甘露公益

  • 总会微信公众号